12下一页

20

主题

50

帖子

0

积分

游客

积分
0
[原创]再看巴米利恩 ---- 从“偶然性”看“必然性”[复制链接]
 6309     14
发表于 2004-9-5 14:29:27 |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于有必然性的事情做假设是缺乏说服力的----比如,假设杨威力拒绝接受政府的停火命令,杀死莱因哈特后拥兵自重成为军阀。但对于纯属偶然性的状况的假设对讨论战略形势及得失而言还是有意义的----比如,假设“帝国双璧”晚了一步,同盟政府的停火令下达时莱因哈特已经葬身炮火之下。

如果真的发生这种情形,巴米利恩战术上的成败是否能对帝国与同盟间的战略形势产生根本性的变化?

我的答案是,不会。

除非是战略本身存在致命性的弱点,否则只靠累积战术的胜利来从根本上撼动战略形势是不可能的,在银英中,这基本上是双方最优秀的用兵家们的共识。

这一规律在银英中最突出的体现之一,就是即使莱因哈特在巴米利恩会战中死于杨舰队的炮火下,帝国军也不会陷入群龙无首的混乱,其最后的胜利仍然无可逆转。

因为,军队本来就是彻底的阶级社会,最高统帅不在时,次一级的统帅接掌指挥权是理所当然的。当然,假如有权力接掌指挥权的超过一人,往往会产生混乱,但帝国三长官中奥贝斯坦也在伯伦希尔上,而他这一次应该是不会“逃生”的----他应该很清楚,一个抛下主君独自偷生而又不掌握有军队实际控制权的人是不会有任何前途的,所以只有把赌注继续压在莱因哈特身上才有胜算。那么,剩下的就是“帝国双璧”了。其他提督,无论地位,才能,声望都与他们有明显差距,而“双璧”又实为一体,在莱因哈特和奥贝斯坦都已死去的情形下,这两个人的同心同德产生所号召力在帝国军中将是无人可以抗拒的。何况莱因哈特麾下主要提督中除罗严塔尔外也没有第二个有野心的人。

更“妙”的是,制服海尼森政府,代表帝国军接受其投降的也是“帝国双璧”,也就是说,不存在其他人利用莱因哈特战死的机会坐拥新领土自重的可能。加之莱因哈特当时并不是皇帝,只是宰相,所以他的后继者无须具有血缘关系,由有实力又有人望的人来担任,是无可争议的。在当时,不论米达麦亚还是罗严塔尔来继任都系水到渠成。而且,两人间的正副也只是形式问题,实际上帝国双璧将共同成为莱因哈特身后全军的核心。有这样一个核心,有这样一群能干而没有野心的提督们,帝国军因莱因哈特的死而受到的打击和引起的混乱都会被控制在最低限度内。

不过,以上分析必须以罗严塔尔对莱因哈特的死不负有任何责任为前提。换句话说,假如罗严塔尔本人未能善尽辅佐主君的职责,甚至有妨害他人善尽职责的嫌疑,那情形就大不相同了。罗严塔尔自己显然也非常清楚这一点----尤其是在看到希尔德和拜耶尔蓝的反应之后。


“诸神的黄昏”中,杨的应对计划本来是通过以杀死莱因哈特迫使帝国军撤军,而莱因哈特本人不仅承认这一设想的可行性,还故意在近乎完美的战略中留下了这么一个不完美的,可能给人以从战术层面颠覆战略的可趁之机会的部份。但是,双方最初的认知中都并没有把巴米利恩那种情形设想进去。

假如当时帝国军的兵力都集中在战场前沿,一但莱因哈特急于与杨进行战术决战而身亡,将对军心产生致命影响而导致战场上无可估量的混乱,这样帝国军确实非退不可。

然而,在事到临头的时候,莱因哈特的做法却是把绝大多数兵力都远远调离主战场,这就给部队留下了充分的缓冲余地----两个人如果是在比武过程中,其中一人突闻恶耗,可能因为心神大乱而被打倒或连连后退。但是,假如他是在场外听到的恶耗,则恶耗反而可能“化悲愤为力量”,以致造成超常的发挥。凭“帝国双璧”和帝国军其他主要提督的素质,在眼前没有强大敌人干扰的情形下迅速调整好军心,引导出“哀兵必胜”的士气应该不是困难的事。

所以在“巴米利恩”这种状况下,即便杀死莱因哈特,即便没有希尔德,也无人能阻止帝国军在“双璧”指挥下以复仇的气势向同盟本土发动彻底的攻击,逼迫同盟政府归降,再由同盟政府下令杨舰队投降。虽然绕了个圈子,但结果是一样的。莱因哈特战略中唯一不完美的部份就是执著于和杨的战术对决而不肯在以部份兵力牵制杨舰队的同时把矛头直接指向海尼森。一但有人修补了这个部份,那么从战术层面向战略挑衅就是不可能实现的了----无论这个“修补”是在莱因哈特生前还是死后,结果都不会改变,只要是在帝国军全线大溃之前就行。而在莱因哈特把主力调开的时候,“全线大溃”就已经确然不会发生了。

当杨威利得知帝国军向海尼森本土发动攻击时,他恐怕已经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自己从战术层面颠覆莱因哈特的战略的唯一机会已经失去了。熟知兵法的杨当然不会不知道“将在外君名有所不受”的道理,如果违抗政府的命令是为了保护民主体制和人民的利益而不是为了拥兵自重的话,拒绝一个命令对杨而言也不是做不到的。问题是,到了这个时候,就算杀死莱因哈特也已无法挽回败局,凭借军人的实力去违抗至少在名义上代表民众意志的政府的命令,充其量也只能成全自己一个人,一只舰队的“奇勋”而已,这就不符合杨的价值观了。---- 如果同盟政府的投降已经无可避免的,由莱因哈特作为帝国元首的话,以他的器量而言可能会对同盟民众及“战犯”采取更为宽大的处置(如果莱因哈特被杀死,就算米达麦亚和罗严塔尔想“宽大”也不能不照顾帝国的军心民意吧!),在尽量减少战败对同盟旧众带来的损失的同时也有利于保留下民主的火种(至少帝国双璧和众提督不必迫于军心民意的压力展开“大割草”行动),而帝国人民也不用失去一位百年不遇的英明主君了。那么,又何必为了个人的英名,为了一场没有战略意义的战术胜利,而给民主政治留下不好的表率呢?这种认知恐怕也是杨下令停止攻击伯伦希尔的根本原因之一吧!

11

主题

290

帖子

0

积分

游客

积分
0
QQ
15#
发表于 2004-10-27 12:13: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原创]再看巴米利恩 ---- 从“偶然性”看“必然性”

历史上皇帝亲征一般会指派一个人(例如皇太子或宰相)处理国内的政务,在原著中并没有提及莱因哈特安排国内政务的负责人(也许有,但在下没有印象也没有找到相关记载)。以下是在下的推测:莱因哈特没有后继者而且他本人就是帝国宰相, 所以他并不想把权力集中在某一人之手。从他在帝国担任元帅并兼任宰相时的情况来看他是凡事必定亲自做出判断和指示的,既然他没有指定国内政务的总负责人,那么他很有可能是令国内与内政相关的官员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处理分内的事务。这些人在处理一般情况下的事务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但超出一般范围之外的问题怎么办呢?如果没有能够做出裁决的人存在那么这些问题会积压起来,时间久了以后会导致办事效率低下。虽然内政不至于无法运作但绝对不是可以听之任之的。

在下说罗严塔尔的人缘不是很好并不是说他的人缘很差,在原著中也有过相关的描写。以下就是从原著中摘录的一段:
“奥斯卡·冯·罗严塔尔在用兵家才能、指挥官力量方面是不容置疑的人物,部下也极为信赖他,但是,由于他性好渔色,又有冷笑的怪癖,所以有时候会招来同事们的反感。但是这种情绪并不怎么根深蒂固,再加上总参谋长巴尔·冯·奥贝斯坦更讨人厌,所以在平常,人们对罗严塔尔的反感并不怎么明显,最重要的是因为他的武勋远在同事之上。”此段落摘录于第五卷风云篇——第二章杨提督的方舟舰队的第四小节。

“关于‘可以代理元帅不可能代理宰相’,我只想再重复一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一点在下有所不解,在历史上如果皇帝在没有指定后继者的情况下意外死亡的话,作为拥有军权的将领的确有能力掌控政权。但是难道说当时帝国双璧拥有的兵力比其他提督所统帅的兵力总和还要多?如果不是那么“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又从何谈起?在没有压倒性的优势兵力的前提下要怎么要求其他提督无条件服从?

“‘我们打倒了帝国的独裁者,这次战争的胜利者是我们!’??? 阁下,您认为面对随时可能从天上掉到自己头顶上的飞弹,不管是特留尼西特还是普通平民会做这种遐想吗?如果您家附近的一家政府大楼刚被连底锨上天,您会不会认为产生这样的遐想呢?”这个吗?同盟境内并不是只有海尼森一个行星,况且阁下也不能否认在海尼森上一些狂热的“爱国主义者”会有这种想法。

在下找到了阁下所说的地球教暗杀杨威利的理由的第二点,只是不知道是否是阁下所指的部分,原文如下:
“地球教团的大主教德·维利,潜伏在某个行星的地底下,亲身策划、指挥着许多既算不上是正确、也算不上光明正大的阴谋。当阴谋实施的间隙中,他也会向下级的司教或者祭祀们,说明他一些想法。
‘你们不明白,为何暗杀的对象不是皇帝莱因哈特而是杨威利吗?’
德·维利大主教德声音威势,充满着傲然的光芒。自从暗杀杨威利成功之后,他的权威和权势,俨然已经成为首席大主教了。
‘我们首先要让皇帝莱因哈特成为绝对的支配者,然后让他成为暴君,将人民所有一切的憎恶和怨恨全部集中在他一人的身上。到了那个时候,能够与暴君专制相对抗的理念,就只有仰赖地

由于在下不能在家里面上网,而且在单位上网又颇受限制(上面这一段在下已经准备了好几天,由于软驱的问题后面的部分显示不能,请原谅)。所以在下停止讨论并为一直以来所有失礼之处向阁下道歉,希望阁下能够原谅!
  你可来了
阴          阳
曹          世
地          三
府          间
古          伤
往          天
今          害
来          理
放          皆
过          有
谁          你

11

主题

290

帖子

0

积分

游客

积分
0
QQ
14#
发表于 2004-10-12 13:25: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接2004年9月10日12:09 的帖子)在下因为前些天电脑有些小问题一直没能补充完毕,特在此谢罪m(_ _)m!
在③的情况下是最接近原著的情况,所不同的是杨威利的处境。杨应该会遵守政府的命令停止军事行动,但此时面对莱茵哈特已死这件事的帝国众将会有什么反应?是马上杀掉杨给莱茵哈特报仇?还是顾虑到同盟境内的情况和自身的矜持放杨一马?(在下认为第一种可能性较高)如果他们想杀掉杨,那么杨这边的反映又是如何呢?应该是逃走和迎战二选其一,由于迎战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所以只有逃走这条路了。(在下并不认为杨舰队会坐以待毙,所以忽略不记)虽然不见得一定能逃脱帝国军的追击,但至少还可以争取一些时间。而这时的帝国军面临着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难题:虽然整个同盟境内已经纳入帝国的支配之下,但同盟最后一股战力仍然下落不明。如果动用大军对其进行追踪围剿由于面临的困难相当多,使得这个行动短时间内是不能完成的。利用宣传和谋略等手段也不是立刻就能见效。那么帝国军在同盟境内要驻扎到什么时候?等杨舰队放弃抵抗以后?恐怕帝国军等不起,此时的帝国军等于在一座巨型火药库边上扎营,一个火星就可能引发大爆炸。如果现在撤军那么杨可能会突然出现收复海尼森从而使此次远征的成果化为乌有。局势等于回到了接近巴米利恩会战之前的情况:战不能战,留不能留,撤不能撤。至于后面的发展就不是在下能推想得出的了。
至于④的情况可以说是最不可能的可能了,不过既然已经提出来了就稍微讨论一下吧。在④这种情况下杨威利可说是变成了一个军阀,无视政府的命令为了自己的野心(?)而战。(如果杨威利有野心的话)接下来情况应该是杨威利通告全同盟将建立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独立政权,自己将全力对抗帝国军希望全同盟的人民给予支持。然后以独裁者的身份和帝国对抗。

对于阁下指出关于地球教的方针的第二点在下并没有找到还望阁下明示。(地球教的戏份太少,分得又太散不是很好找)

可能在下的表达方法不太正确,使得阁下对在下的一些论点产生了误解。
对于罗严塔尔作为一个君主的能力和器量在下并没有否定,在下只是想强调罗严塔尔并不能马上获得其他所有提督的认同。如果罗严塔尔想登上至尊之位首先要获得其他提督的认同,这是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的。不然的话阁下认为出现“莱茵哈特死后罗严塔尔马上声称自己就是莱茵哈特的继任者而其他提督无一反对的认同”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有多大?

“长期驻留在同盟境内是十分危险的,不如先撤回帝国把这个烂摊子丢给同盟政府去收拾,反正同盟境内的军事力量已经形同消失,想什么时候灭掉同盟只是举手之劳罢了。如果这样一来就会呈现没有外患的情况,接下来不管谁想掌权都要花上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这对于同盟来说是难得的喘息机会。”在下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既然同盟政府已经不能对帝国构成威胁那么同盟与帝国的关系与名分也就没那么重要了,既然帝国军里面没有鼠目寸光之辈那么完全可以弃同盟于不顾,不必执著于统治同盟。而同盟的情况则好比是一个即将被套在脖子上的绳子勒死的人突然间松了一口气,虽然绳子套并没有从脖子上消失而且随时可能会继续收紧但和被勒死比起来应该说还是有了一个喘息的机会。至于绳子套什么继续时候收紧或在继续收紧前能不能使其变的松一点乃至拿掉绳子套都是要在阻止自己被勒死的前提下的。

关于“可能失控”在下的意思是不仅会出现莱茵哈特死后的士气低迷,还包括了过剩的复仇意识、作为胜利者的优越感、思乡情绪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其余问题请容在下稍后在作答复。(虽然不知道要等到哪一天)
  你可来了
阴          阳
曹          世
地          三
府          间
古          伤
往          天
今          害
来          理
放          皆
过          有
谁          你

20

主题

50

帖子

0

积分

游客

积分
0
13#
发表于 2004-10-1 13:04: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原创]再看巴米利恩 ---- 从“偶然性”看“必然性”

1 关于地球教暗杀杨的理由,阁下引用的正是我举出的第一点,而我举出的第二点在原著中同样有明确的原文。

2 古今中外历史上好像还没有一个朝代因为皇帝亲征内政就运作不了了。

3 罗严塔尔在莱因哈特麾下主要提督中的人缘并不差,这从他反叛和被剥夺元帅头衔之后一级上将们仍然用“罗严塔尔元帅”来称呼他就可以看出来。至于个人的生活弊习么,如果在民主选举中或许会造成大量选票的流失,不过专制体制对军政人物个人的私生活作风没那么多苛求,历史上的开国皇帝,明君,名将们,司生活可议之处甚多者数不胜数。罗严塔尔有足堪为主君的器量与才能是原著一再强调的,如果阁下硬要否定那我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4  关于“可以代理元帅不可能代理宰相”,我只想再重复一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具体解释在9月14日15:30 回复中中已经很详尽了,我不想一二再再二三重复相同的话了。

4 关于所谓“一部分将官和士兵们的情绪很有可能失控”,阁下总是喜欢说”可能失控”什么的,但却一直不能提出例证,即古今中外有哪一次的大战,其中一方在有多位杰出将领领兵,已经取得战略上的压倒性胜利,而且控制了对方的政治中枢的情况下,仅仅因为己方的军政要人的死亡而阵脚大乱失去控制的?我是只知道在相持局面或不利局面下可能因为个别因素的变化造成军心动摇,在整体已经取得决定选胜利的情况下因为局部失利或某一个人的死而军心大乱失去控制我还没听说过---- 没有比眼前的胜利更有效的安抚军心的工具了。

5  “我们打倒了帝国的独裁者,这次战争的胜利者是我们!”??? 阁下,您认为面对随时可能从天上掉到自己头顶上的飞弹,不管是特留尼西特还是普通平民会做这种遐想吗?如果您家附近的一家政府大楼刚被连底锨上天,您会不会认为产生这样的遐想呢?

6  “长期驻留在同盟境内是十分危险的,不如先撤回帝国把这个烂摊子丢给同盟政府去收拾,反正同盟境内的军事力量已经形同消失,想什么时候灭掉同盟只是举手之劳罢了。如果这样一来就会呈现没有外患的情况,接下来不管谁想掌权都要花上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这对于同盟来说是难得的喘息机会。”

这个。。。。。我就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了,“诸神的黄昏”之后,帝国军本来就是照您说的这么做的,所以我看不出莱因哈特死或者没有死有什么区别。至于“这对于同盟来说是难得的喘息机会”云云,您认为经济濒临崩溃,军事力量损失殆尽的同盟要怎么喘息呢?而且,您认为帝国就算撤兵,会让同盟喘息吗?帝国不需要靠武力,用经济手腕就可以卡住同盟的命脉了----别忘了,同盟经济命脉是操控在费沙手中,而费沙现在在帝国的掌握中。并且,事实证明,当帝国从同盟撤军后,同盟政客想的不是如何安定社会恢复国力,而是如何不得罪帝国以自保,在这种情况下又谈何“喘息”?
此pose~被feifei在2004年10月1日13:04编辑过

11

主题

290

帖子

0

积分

游客

积分
0
QQ
12#
发表于 2004-9-21 12:55: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原创]再看巴米利恩 ---- 从“偶然性”看“必然性”

在下又回来了,关于暗杀杨威利在下在原著中找到下面一段:

“绝对不能让皇帝,杨威利讲和!要让他们杀到最后一兵一卒为止,这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德·维利大主教伸出一只手,在空中挥舞,一半是抚顺部下的血气,相反的,一半是在煽动群情。他不是万能的,但他大致可以猜到,这时杨威利的政治构想依归何处,当然,绝不是地球教团所谓的圆满之道——同归于尽。

上面这一段摘自《银河英雄传说》第八卷 第二章 春天的风暴 的结尾部分,这里面的描述似乎和阁下的说法多少有些出入。

在军队里如果与敌人作战时最高指挥官战死,那么次高指挥官接任的确是常事。但这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罢了,这种情况只能维持到阶段作战结束后,并不是说一旦这个人接任就是永久性的了。而且这是有限制的,莱茵哈特不仅仅是帝国的元帅他还是帝国的宰相,“帝国双璧”只能代理莱茵哈特作为元帅的职权而不能代理作为宰相的职权。所以“帝国双璧”虽然可以代替莱茵哈特指挥军队但并不是说他们就是莱茵哈特继承人,这只是在战场上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

感谢阁下关于莱茵哈特正式承认同盟政府一段的节选,在下确实记错了。

关于阁下最后的发言:“我觉得不能把这些提督假定成光会找碴闹别扭而不考虑解决眼前实际问题的在野政客或者空谈主义者。”这点在下也认同,只是观点和阁下不太一样。同盟刚刚被征服,境内各种问题情况复杂;帝国军最高领袖又不幸战死,一部分将官和士兵们的情绪很有可能失控;而同盟境内势必会产生“我们打倒了帝国的独裁者,这次战争的胜利者是我们!”类似这样的呼声,接下来稍有不慎就会爆发大规模的动乱。在这种情况下长期驻留在同盟境内是十分危险的,不如先撤回帝国把这个烂摊子丢给同盟政府去收拾,反正同盟境内的军事力量已经形同消失,想什么时候灭掉同盟只是举手之劳罢了。如果这样一来就会呈现没有外患的情况,接下来不管谁想掌权都要花上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这对于同盟来说是难得的喘息机会。
  你可来了
阴          阳
曹          世
地          三
府          间
古          伤
往          天
今          害
来          理
放          皆
过          有
谁          你

11

主题

290

帖子

0

积分

游客

积分
0
QQ
11#
发表于 2004-9-20 13:01: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原创]再看巴米利恩 ---- 从“偶然性”看“必然性”

阁下,时间不多在下就说几句话。帝国内的政务在莱茵哈特不在期间是能正常运作,但这只是在一般情况的大前提下而已。如果各政府部门都能独当一面的话莱茵哈特也就不会那么忙碌了,莱茵哈特所订立的一些新的法律和政策是没有往例可以参照的也不是一点漏洞没有的,一旦缺少了莱茵哈特这个拥有莫大权力和才干的人帝国内部就算不陷入混乱也必定呈现效率低下的状态。
帝国内军部大部分将领都是受莱茵哈特的提拔才有出头的机会,对于他们来说莱茵哈特对他们有智遇之恩。他们的效忠对象是莱茵哈特个人而不是帝国,莱茵哈特死后他们的效忠对象就消失了。如果这时有人想取代莱茵哈特的位置就要先取得他们的认同,罗严塔尔有才能和器量不假但冷笑的怪癖和性好渔色的特性使他在众人间的人缘并不是很好,从人望这点上看罗严塔尔并不见得能取代莱茵哈特的位置。
  你可来了
阴          阳
曹          世
地          三
府          间
古          伤
往          天
今          害
来          理
放          皆
过          有
谁          你

20

主题

50

帖子

0

积分

游客

积分
0
10#
发表于 2004-9-18 18:25: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原创]再看巴米利恩 ---- 从“偶然性”看“必然性”

1 关于暗杀杨威利:原著明确指出,地球教暗杀杨威利的目的有二:第一,防止杨威利一旦与莱因哈特结为盟友,地球教就再无间隙可趁了,而杨威利则可能转为莱因哈特对付地球教的得力助手。第二,由于地球教总部被灭,大主教需要维系其在教徒中的权威,使教徒看到其力量,而杀杨威利比杀莱因哈特容易成功得多。请注意,地球教的目的,是由莱因哈特统一宇宙,再除去莱因哈特以篡夺霸权,并不是帮助莱因哈特巩固帝国政权,也就是说,地球教夺权的机会,是在一个统一的宇宙内制造混乱,而不是阻止统一,或者帮助帝国稳定政权。后一个点决定他们要杀掉想和莱因哈特握手言欢的杨威利,前一点决定他们不可能阻止帝国军颠覆同盟政权。

2 政务自有相应部门负责,莱因哈特长期征战在外,政事不都照常运作么?克斯拉和梅克林格的任务是防止有人借机“挟天子而令诸侯”,而不是需要去干预什么政务。只要有他们两个在,后方就不可能发生什么兵变政变或者混乱,就不会拖前线的后腿。至于”值得尽忠的君主”云云你不觉得谈得太远了么?当时莱因哈特本人也不过是宰相而已,继任者只需要有另众提督信赖的能力和作风就够了。而且帝国军的提督们并不是空谈主义者,莱因哈特之死一旦成为事实,必然要有人继承他的地位,而且大家肯定会公认,这个人物应该出自罗严克拉姆阵营,既然他们自己并没有野心,推荐是罗严克拉姆阵营中最具人望和才干的人选是理所当然的选择。也许这个新人选做起事来不可能象莱因哈特那样说一不二,掣肘因素可能会稍微多一些,不过莱因哈特这样的领袖人物本来就是百年不见的,却并不是没了这样的人政权就运作不了了。除了空谈主义者以外,任何成熟的人都该懂得在现有条件下选择最佳方案的道理。而且,原著中曾经一二再,再而三,三而四地强调罗严塔尔完全具有成为一名主君的才能和器量,所以不知断定罗严塔尔不能成为别人眼中值得尽忠的主君的结论从何而来。

3 我觉得你的逻辑有点奇怪,一般来说,一号人物还在的时候,他的部下不经请示就代表部队或政府出面,可能有越疱代俎之嫌,而这个人物死了,地位仅次于他的人接替他的职权是理所当然的事。而在原著中,帝国双璧正是在莱因哈特还活着的时候未经请示就接受了海尼森方面的投降,这尚且不足以引起反感,何以莱因哈特倘若死了,“双璧”在已经不可能请示他的情况下代表帝国军出面反而会引起反感?莱因哈特又不是皇帝,对提督们而言,他只是元帅而已,天下哪有认为“元帅刚死,大将就代替他行使权力”不合理的?我在主贴中已经强调过,只要是在正常的军队秩序下,最高将领死后,除非另有指名,否则地位仅次于他的将领接掌他的权力,是天经地义的事。哪有说元帅刚死,别人就不能代替他指挥军队,全军就得等着大败仗的道理?

4  我不认为通牒中使用“同盟政府”的字样就表示承认对方的对等资格了,那大陆政府还开口闭口“台湾政府”呢。同盟政府投降的对象既然是“帝国”,恰恰证明不论莱因哈特或是米达麦亚受降,在性质上都没有区别。莱因哈特最后的确是承认同盟政府了, 不过请看清楚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才承认的:

“银河帝国皇帝,朕,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在此宣告。自由行星同盟已经丧失了悬挂这个名称的实质,这个国家已经灭亡。从今天开始,正式地统治人类社会政体的就只有银河帝国。同时我要在此宣布,在过去的历史中因不名誉的叛乱军之名称而被抹杀的自由行星同盟的存在……”

罗严塔尔毫不露痕迹地,嘲讽似地动了动嘴角。皇帝的宣告是何其辛辣啊!同盟在名实俱亡之后,才由帝国的最高权力者承认它的存在,那么过去的存在……那似乎只不过是装饰着行尸走肉的虚假花束而已。 "

原著如此,我也不需要多说什么了,对银河帝国和帝国军而言,他们只是一群不名誉的叛军,不管使用什么来称呼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莱因哈特及银河帝国承认自由行星同盟政权作为与银河帝国对等的政治实体的存在是在这个国家彻底灭亡以后。

总之,“两害相权取起轻”,这是任何一个成熟的人都会明白的道理,不要说成熟人了,甲欠乙十块钱,但是现在只能还五块,而乙没有这五块钱就会饿肚子,在这个时候是没完没了地跟甲讨债,还是先收了五块钱填饱肚子,“不得已而求其次’,这是小学生都想得通的道理,何况莱因哈特部下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材?我觉得不能把这些提督假定成光会找碴闹别扭而不考虑解决眼前实际问题的在野政客或者空谈主义者。

11

主题

290

帖子

0

积分

游客

积分
0
QQ
9#
发表于 2004-9-17 12:4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阁下好,在下又回来了。关于停战协议达成前线将领是有这个资格,但是也要有政府或主君的命令或授意才行,换句话说前线将领只是政府或君主的代理人罢了。“帝国双璧”突袭海尼森既无莱茵哈特的命令也无授意,他们只能迫使同盟政府投降而已,接下来的谈判和条约的订立他们是不能插手的。如果“帝国双璧”和同盟政府进行谈判那么其余的帝国军将领会怎么看他们?莱茵哈特刚刚战死“帝国双璧”就以最高领导人的身份和敌人谈判,这样势必会引起其他众将的反弹,这种情况当然要尽量避免。

帝国并没有认同同盟的存在,但莱茵哈特认同了。具体的文字记述在下一时想不起来了,不过从莱茵哈特的措辞和米达麦亚对同盟政府下的通牒上可以看出莱茵哈特是吧同盟政府当成对等的资格。另外如果在下没记错的话,同盟政府的投降对象是帝国而不是“帝国军一级上将米达麦亚提督”。

在下暂时告退,如果顺利下周一见。
  你可来了
阴          阳
曹          世
地          三
府          间
古          伤
往          天
今          害
来          理
放          皆
过          有
谁          你

11

主题

290

帖子

0

积分

游客

积分
0
QQ
8#
发表于 2004-9-16 13:1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阁下,地球教的目的是要拿到宇宙的控制权这点没错,但讲到有机可乘恐怕还是乱世的机会多一些吧?莱茵哈特不是傻子也不是呆子,这么精明的一个人掌握了宇宙的最高权力之后一切都将渐渐的步入正轨,这种情况对于地球教是不利的,所以他们才会再三的打算暗杀莱茵哈特。“让帝国与同盟回到莱因哈特上台前的那种混战局面,可以说对地球教的目标一点好处都没有,只有让帝国先统一宇宙,再从帝国那里窃取统治权的方式他们才有机可乘。”如果这么说那他们暗杀杨威利的理由就不存在了。

克斯拉或梅克林格如果对国内政治插手那么代表什么?其他各个手握实权的将领会怎么想?这两个人插手政治是不是想某图自立?一旦权力与武力结合在一起,这个能量是相当大的。克斯拉与梅克林格应当会尽量在这个敏感时期避免不必要的猜忌(如果奥贝斯坦还在的话例外)。余下的帝国军将领里面谁有能力足以服众?罗严塔尔虽然有野心但在帝国众将的眼里他确实是一个值得信任的同僚但并不一定是一个值得尽忠的君主;米达麦亚在帝国众将中的亲和力虽然强过罗严塔尔但他并没有这个野心。连“帝国双璧”都不见得能服众那其他人就更别提了。

抱歉,时间又到了,下次再见!

此pose~被迪哈鲁特在2004年9月16日13:19编辑过
  你可来了
阴          阳
曹          世
地          三
府          间
古          伤
往          天
今          害
来          理
放          皆
过          有
谁          你

20

主题

50

帖子

0

积分

游客

积分
0
7#
发表于 2004-9-14 15:30: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原创]再看巴米利恩 ---- 从“偶然性”看“必然性”

1 关于地球教:楼上好像弄错了地球教的性质。地球教从来就不是一个以制造混乱为目的的群体, 他们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拿到宇宙的控制权,以便恢复地球的中心地位。正因为他们的人力物力有限,所以他们的每一次行动,都是围绕这个战略而精心策划的,绝不是毫无目的到处乱鼎的苍蝇。这也就是为什么地球教在前半部作品中一直没有积极动作的原因----因为把有限的力量投入到帝国和同盟间无限的纷争中去,他们耗不起。让帝国与同盟回到莱因哈特上台前的那种混战局面,可以说对地球教的目标一点好处都没有,只有让帝国先统一宇宙,再从帝国那里窃取统治权的方式他们才有机可乘。

2 关于”名义“,我想我得简单解释一下什么叫“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啊”,这句话的基本意思就是,谁手中有兵,谁说了算。莱因哈特当初为什么选择从军作为踏上统治之路的起点啊?不就是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这个道理吗?要不他当初为什么不去政治系,经济系,去当个文官呐?他不就是一个从来没参与过政务的带兵官嘛,凭什么一下子可以当上宰相?不就是因为他有兵权嘛!只要他一句话,内阁人员就得自动引退,只要他一句话,帝国就得打破“三长官”不得兼任的传统,只要他一句话,皇帝就得下旨按照他的意见作出人事任命,只要他一句话,就可以废掉流亡在外的正式皇帝,另立新君,还是只要他一句话,皇帝就得乖乖退位把皇位让给他。归根到底,不就是因为他握有军队吗?在帝国这种典型的军国体制下,军队将领对于政治的决定性发言权也不会因为莱因哈特的死而有丝毫动摇。前面谈到“挟天子而令诸侯”,这是掌握军队的人才能做得到的。

3  “但这种政府与政府之间的对话没有政治人员在场行吗”,呵呵,历来停战协议达成的时候,大都是由前线将领签字的吧?而且什么叫政府与政府之间的对话呀?帝国什么时候承认过自由行星同盟有对等的政府资格了?自由行星同盟政府的投降,不过是叛军的伪政权对政府军代表的投降,“反正”而已。何况就算在原著现有情节中,也是向“双璧”投降,而不是向什么政府代表投降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不落的黄金狮子旗 ( 苏ICP备05026564号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7 Comsenz Inc. GMT+8, 2024-4-29 09:11 , Processed in 0.296847 second(s), 34 queries .

返回顶部